新闻动态

当前位置:首页  学术交流  新闻动态

我校叶培建、单忠德院士在2021年中国航天大会作特邀报告

发布时间:2020-04-28  浏览次数:599  作者:  来源:科协技术协会  审核:

4月24日,以“新起点 新征程 新愿景”为主题的2021年中国航天大会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。大会设置各类论坛、科普与成就展等30余项活动,倾力打造集学术论坛、产业盛会、前沿展示、赛事路演、文创体验于一体的国际化、专业化、市场化的交流合作平台,全面展示宇航前沿技术,深入探讨航天未来愿景,广泛推动世界航天领域的深度合作。



作为2021年中国航天大会集中力量打造的规模最大、水平最高、影响最深的核心活动,主论坛汇集中外航天界的领军人士,12位专家作特邀报告,共同研讨新时代航天战略愿景与布局、前沿与关键技术领域发展、高水平开放与合作等重大课题,我校叶培建、单忠德两位院士受邀在主论坛上作特邀报告。



人民科学家、中国科学院院士、我校航天学院院长叶培建作题为《我国小天体探测任务的设想》的开篇报告。叶培建院士从任务意义、国际发展态势、我国小天体探测器方案概述、任务特点与难点四个方面展开。叶培建在报告中透露,“我国小天体探测任务已经进入工程研制阶段。未来,小天体探测任务的实施,将进一步提升我国的深空探测能力,推动行星科学的快速发展,为航天强国建设做出重要贡献。”


为叶培建颁发特邀报告证书


叶培建坦言,小行星探测还需要解决航天器长远飞行的动力问题、通信问题以及长达10年以上的地面管理问题。“每一个新的任务都会面对巨大的挑战,挑战越大,进步越大。”叶培建表示,实施小天体探测,对全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。宇宙中的小行星非常多,仅太阳系中就有上百万颗。对小行星进行探测,可以更好了解宇宙的演化、太阳系的形成和生命的形成,从而得到更多科学结论。



中国工程院院士、我校校长单忠德作题为《智能制造赋能航空航天高质量发展》的专题报告。单忠德院士分析了世界制造强国发展指数状况与进程,讲述了智能制造发展趋势以及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,并对航空航天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发展提出了建议。单忠德指出,航空航天领域生产装备与制造车间数字化、智能化系统集成发展,不同制造装备之间、上下料机构、物流系统等企业内外设备实现互联互通和智能制造,可实现自运行、自调控,构建数字化生产线、离散型智能车间与工厂,实现批量柔性化智能化定制生产。


为单忠德颁发特邀报告证书


单忠德强调,要让创新成为我们自觉行动,营造创新文化,发挥出数字制造、智能制造等创新优势,构建多主体协同开放式创新体系,长期性、系统性推进与制造业深度融合,加速创新,持续推动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,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。


南航科协公众号